写给年轻人的建议
2025-01-22 08:19:30    3.6k 字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alternative languages.


1. 突破原生家庭影响

人受家庭影响最大,这一点毋容置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资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支持度,以及父母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心理素养都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父母决定了会把孩子送去怎样的学校读书,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兴趣启蒙,这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

社会能做的的确不多,除非非常恶劣的父母,对孩子身心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可以剥夺监护人资格,但是大部分人会“受困“其中。

如果你拥有一个支持自己发展的父母和家庭,应该感到幸运。如果拥有一个不能支持自己发展,但是也不怎么管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也应该感到幸运。

如果遇到一个不支持自己发展又会严管自己的家庭,可能值得继续看下去。

当不幸身处一个不是那么好的环境中时,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要自己主动寻找那些能指导你的人,不要放弃自己。

能指导自己的人实际上存在于社会之中,他们可能不大显著,不怎么显山露水,他们可能是身边随和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有主见,并不只以学习分数为重(当然也不会认为学习不重要),他们通常在学习和教学上都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并且还有许多课外兴趣,如果这些兴趣也是你所喜欢的,可以参与到他们之中去,并观察和学习,甚至请教他们学习课业的方法。

如果再不幸,身边也没有这样的同学和老师,那就向历史中去探寻。可以阅读那些你所敬仰和欣赏的人的传记,古今中外的,尤其是历史人物的,从他们的传记中吸收养分,学习他们是如何成长,思考与发展的。

学习成绩的确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一直都好奇,上进和努力很重要。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去做,长期不懈的去做,去积累,当身边的同学都放弃了,你依然在坚持,就总会有结果的。

坚持并非是很辛苦的埋头苦干,而是要每天去做。比如读书,每天有一个小时静心阅读,或者每天有一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月一年,天天如此,五年十年之后,你就会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

现在的时代实际上是充满很多机会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看重出身与学历,只有大企业大公司才会看重它们。而数量更多的小公司,初创公司,尤其是新兴行业实际上更看重的是能力,因为学校里教授的东西从来都是过时的,总会落后行业发展至少五年甚至十年时间,新兴行业就只能从自学能力强又极感兴趣的人里培养。

善于发现你所喜欢的领域的好的公司和机构,主动的毛遂自荐,记得带上自己的作品,作品一定要优秀,并且基本功扎实。小公司和创业团队的简历通常都是创始人亲自过目的,他们有着非常不一般的慧眼,尤其欣赏保持自学和上进努力的人。

另外,人生非常的长,现在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近80岁,受家庭影响的18年,实际上是非常短暂的。之后就会自己开启自己的人生旅程。

现在社会也的确非常浮躁,但是这种浮躁实际上只是由很少的人的声音产生的,这些声音在历史上也出现过无数次,或者说每一代人都出现过,但是最后都被岁月无情的抹除了,只留下内心坚定与平静的人的声音还在传递。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定要去看历史的人物传记,了解那些让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他们真实的存在过,他们是如何在纷繁的社会中生活并做自己与众不同的成就的。

倾听历史的声音,把握时代的脉搏,这两个做到了,就会展开自己的人生画卷,不受家庭甚至社会环境的影响了。


2. 不要为自己人生设定终局

假如给你自主选择权,那么人生就真的会像你所选择的那样发展么?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并不会。

我少年时代就梦想成为飞行员,父母也非常支持我,但是高二招飞的时候我才知道飞行员对身高有要求,而自己初二到高二这四年身高长了三十多公分…实在是超过了招飞的最高限。后来我决定高考报考飞行器设计专业,去设计飞机,但是命运之手又一次改变了我的选择( 国家也错失一位可能会顶尖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哈哈哈 )…想想,17/18岁,自主选择的人生之路就被暴击了两次,是不是非常的郁闷?

人的选择实际上总会或多或少的被环境所制约、所影响或者改变,那些少年时代就拥有自己的梦想并获得巨大的人生成功的人,可以说的确是时代的幸运儿,万里挑一,甚至百万里挑一。

他们出身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代,并且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社区与学校等等也正好能够支持他们的这种发展,甚至连时代都为他们准备好了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比如恰逢消费市场需要他们的作品,恰逢风险投资如火如荼,恰逢国际环境和平安定…等等。

一个数学非常有天分的孩子,如果不是出生在一个非常有教育背景的家庭,而是出身在一个战乱或者不发达国家,肯定会被埋没天分; 一个有着对消费市场惊人的洞察力,并且极有商业天赋的人,如果不是出生在经济发达并且有着全球主导能力的国家,而是出生在某个语言小众人口极少的国家,那么其才华极大概率也会被埋没。

那么人生是不是就要顺应天命,听从命运的安排呢?是,也不是。

是,是因为客观的环境与时代约束在那里,人力实际上很难去改变,而只有观察,理解和顺应环境与时代的约束才好。

不是,是因为你不去试试怎么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呢?

那么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也就是人生策略应该如何?

好的人生策略应该是 T 型人才,即在某一段时期有着自己的一个最主要的兴趣点或者说职业发展方向,立志“献身“这个领域。但,同时又培养多方面的业余兴趣,用业余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我经历了17/18岁的人生暴击之后,做了什么?

我有幸的发现自己还喜欢电子产品,对它们也同样感兴趣,于是报考了电子系研究生,打算从此进入电子科技行业。实际当然也成功了,但是后来又发生了几次职业转变,每一次都是自己的业余兴趣使然,让自己基本都是最早一批进入新行业的人,比如是国内第一批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人,是第一批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

很有意思吧?就连我们自研的产品其实也是因为自己的业余兴趣使然,比如我平时就喜欢瞎写点东西,也曾经买过单反相机学习摄影…

嗯,我还效力校队打过几年篮球,学习过书法,对艺术感兴趣,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多多少少了解,对哲学感兴趣,古今中外的哲学多少拜读过,学习过国标舞,单簧管,吉他,卖过打口碟…

总之,兴趣十分的多…(除了黄赌毒,也不抽烟不喝酒 ),而且从未觉得它是一种负担。

兴趣广泛会给自己的人生四种好处:

  1. 当你的人生选择遭受暴击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切换到另一种选择中去,不会觉得人生就此完结了 ( 人生游戏没有终局才是最好玩的

  2. 全面的发展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原来还擅长这个…( 不试,还真的不知道

  3. 给生活带来趣味

  4. 当时代脉搏进入到新范式的时候,你的业余兴趣可能会让你成为第一波进入新时代的人

嗯,人生在哪里和哪个时代不能由自己决定,假如人生只有 18 年,那的确很多人的人生会是黯然失色的,但是如果人生是 80 年,那么你就有可能展开自己精彩的人生画卷,甚至可能踩上一次甚至两次时代脉膊,成为弄潮儿,成为先驱者…

保持身体健康,活的久一些,乐观积极一些,保持好奇心,just kids,其实就是为了多去踩那么几次时代脉搏。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过如此。

人生只有一次,为何不多试试呢?


3. 如何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好的老师的确是非常稀缺的,这在任何时代和国家都一样,不过我们依然有办法可以解决。

首先,要能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
找到一个方方面面都很厉害的老师非常难,每加一个条件,就相当于乘以 3%,比如要专业能力强,文字水平高,还要有师德,那这个概率就是 3%x3%x3% 了…

但是,如果可以从无数人那里吸收经验,只要他们在某方面比自己做的好,就值得学习和请教,这样就把乘法问题变成了加法问题,比如3% + 3% + 3%,这样的概率可就高多了。如果自己能精进,那么“弟子贤于师“也是大有可能的,因为你所学的范围是超过每个师傅的。

其次,要有高远的目标,把业界最顶尖作为目标。
把学习成果的目标定的高远有助于知道专业最佳状态和效果是怎样的,在一开始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鉴赏力和品味时,就最好细细观察和模仿那些业界最顶尖的团队和个人的作品,让自己的品味提升到他们的水平。

有了很高的鉴赏品味,通常就不会满足于拙劣的实现了。

人与人的差距的确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行业里只有 1 %甚至 0.1%才是最优秀的。他们思考问题和做事方式是完全迥异于 B 级的人的,你不可能从B级那里学会甚至不可能看到。

另外,要全面的学习这些顶尖团队和个人,包括他们是如何训练的,如何思考问题的,如何工作和合作的,如何管理项目和团队的,如何…也就是要学习他们的元认知。

做成一件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专业的则需要能挖掘出冰山之下的部分。

这需要很强的自己发掘问题和线索的能力,需要经常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为何要做这个? 要能举一反十才行。因为高水平的团队和个人做事都是极有章法的,做事从不会是偶然和随意,背后实际上都有缜密的思考和方法过程,这就要自己去搜集他们的各方面信息和资料了。当然,他们也的确有做错的时候,要能客观的分析,不能盲从。

最后,要有“笨“功夫和“巧“方法
提升专业水平在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会很显著,可能花一点时间就精进很大,很容易及格。但是要想做的更好,做到满分甚至超过满分,那就需要笨功夫了

需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要能有耐心去一一攻克各种困难问题。这一点真的没有捷径。

而且这些困难问题往往就在细节中,比如速度更快,更加精美,更加…每进一点,需要付出十点努力。甚至有时候要达到90分,需要完全改变自己思考和做事的方式,不然永远无法突破…

很多人受不住这样的枯燥和精进的,只有那些有着极高标准和真正热爱的人才能忍受这个过程。当然,如果你不能忍受,那么说明可能喜爱这个职业的热情其实是值得怀疑的,不如早点放弃更好。

很多人总会抱怨没有好的老师指导自己,或者抱怨没有遇见伯乐,这其实只是热情不够,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信息爆炸到已经过载,有心的人其实能从碎片中拼出一张完整的图。